#6 推荐「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我有个 GTD 清单,记录每个月要做的事情,发现一月份还有没完成的事项——整理输出「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所以这期会记录下对我有影响的观点,从中能大致感受到李诞现在大红大紫的原因。这本书是我浏览微信读书时无意看到的,当时好奇脱口秀行业的运作流程,没想到最后对李诞有了深刻理解。我很喜欢他对工作和人生的态度——保持工作的专业性、人生是为了成就自己等。建议读者有时间阅读全书,不长,一个下午肯定能看完。
- 工作的本质是交易,我们在用自己的时间和才能,通过一家公司,与市场交换金钱。当你跟公司交易,比你直接跟市场交易还费劲时,你就可以离开这家公司过更好的生活了。
- 好的工作节奏,就包含了学习,包含了养分。不能实践,就等于没有学。最好的学习,也是在实践中学。以赛代练,错得够多了,自然就会了。
- 这是一份工作,你是专业的,就不要干业余的人也能轻易做到的事。
- 无论如何,先行动起来,写起来,写不好你还写不坏吗?有了坏的,才能有好的。完成比完美重要。
- 我们呈现自己价值观的目的,是去找到跟你想法一致的人,而不是改变尽可能多的人。脱口秀演员与观众的关系是找到彼此,找到你代言的那种想法。产品经理俞军关于用户的定义我们可以好好借鉴: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 我们必须习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人生不是几把牌,赢了就赢了,人生是个牌局,想散都散不了的那种,输赢不在一把两把。
- 现在,一起来回忆我们一场失败演出后常常会找的原因:观众冷,话筒不对,光不好,前面的演员太炸……这些都对,都是原因,但这些都是解释那一场为什么没炸的原因。它们不是能解释你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越来越强的脱口秀演员的原因。抱怨之后,骂完观众解完恨之后,请开始去找后者的原因,找到后者的原因,才算没白失败。要试着让徒劳的准备,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 不是你去找观众,而是要让观众来找你。狠狠地操练自己,你越强,找到你的观众越多。而不是你能讨好的人越多,你的观众越多。你是你的目的。每天睡觉前唯一要考察的只有一件事:你有没有持续地变好?今天是否获得了一点昨天没有的东西?这是查理·芒格的建议,事实上我看很多优秀的人在读到这个建议前就是这么做的。人生的目的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 袁袁:那我们聊一下“取法其上得其中,谐音梗一出手就是取法其中”这个事吧。李诞:就是学习一流,模仿二流,成为三流。你一开始就学习二流,那你是成为不了三流的。
- 袁袁:“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你经常提到这句话,这句话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吗?李诞:我肯定也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人,也是个完美主义者。你从一个批评家变成一个建设者的过程,你一定会理解什么叫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作为一个批评家,你是可以活得很好的,你很快乐,你不沾水嘛,到处说人就好了。而且你眼光高的话,你批评的又都在点上,你还会收获一大批拥趸,然后这帮拥趸就会把你害得死死的。你可能在25岁的时候是有机会成为一个创作者的,但你因为审美过好,读的过多,过于聪明,变成一个批评家之后,被人崇拜,被人喜爱,成了一个著名批评家,就再也写不出来了。
- 袁袁:对于那些经常怀疑自己的年轻人,你有什么建议?李诞:建议也是做些“难而正确的事”,这不是我说的,我忘了当时是哪里看到的,听起来很像鸡汤,但你工作的时间够久之后,你就会发现是很有道理的。
- 我一直认为,在笑果文化,或者在这个世界上,我最重要的作品,李诞这个人最重要的作品肯定不是哪档节目,哪场秀,或者哪本书,而是我在笑果文化内部建立的读稿会的文化和制度,读稿会的气氛,方法和大家在里面同心协作的精神气质。我认为读稿会是我最重要的作品,有这个东西之后,很多工作我就可以不做了。可以通过它的运转实现让别人来做这些事情,成为一个可以交接的东西。我就是用这种方法扛过去的。对于年轻的朋友们,现在大家的离职率都是很高的,我是觉得想换换工作是可以的,但你换过两三次之后就会发现,都一样的。没有扛过去,只能解决它。我面对工作就两种办法,一种是解决它,一种是接受它。你解决不掉,就接受它。年轻的时候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都是解决,意识到这里有问题,这就是人的傲慢,慢慢地你可能会发现人家没问题,是你的问题,你的傲慢无知让你觉得有问题。接受就好了。
- 从我出发,我并不是刻意要去学习一些事情,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当时所做的事情。比如说我在写稿的时候,为了更好地理解我的稿子能给观众带来什么影响,那我就得去看后期;做过剪辑的朋友都知道,现场录制是一种效果,后期剪辑之后会有很大的不一样,就需要去后期机房看他们是怎么剪的,在后期机房,就能学会做节目的思路;那看了后期,在写的时候,你又会发现前期策划不参与的话,有些东西就会非常受限制,我就很自然地去参与前期策划;这些都做了你就会发现,如果你不上舞台你就很难理解现场的气氛。想把一件事做好,就只能把这个行业里所有的事情打通。这些东西职场里很多人会教,说是:要像项目负责人一样思考。其实没有那么功利,不是说我要当项目的负责人,而是去那样思考。我哪怕只是为了写好当时的一条段子,我也得像这个节目的制片人一样思考。好玩的就是,如果你一直像制片人这么思考的话,你最后就是会变成制片人。
- 李诞:你首先要自己排序,不可能每件事都重要。事情在你手边是要有分级的,人是人嘛,有时候你的情绪变成了一级响应,那你首要处理的就是自己的情绪,这是可以的,你是人嘛。我认为还是要好好生活,对自己好一点。还是那句话,你是要活到至少八十岁的,最终你的工作是你,最终你的作品是你,最终你的成果是你这个人,你应该时刻想着这件事,就是你所做的所有事情,受过的所有训练,委屈,成就,都是为了成就你这个人。你用这样的思考方式去考虑问题的时候,有些事情你就知道该怎么分等级了。
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
好文品读
远程工作的光谱 — 推荐给有远程工作想法的读者,了解一下社保、工作节奏、团队文化等核心话题。
Umami: An open source Google Analytics Alternative — 作者手把手解读一个开源的网页分析系统 umami,学习了目前很火的框架 next.js。
A Framework for Navigating Down Markets — 介绍了当前市场不景气时企业的发展策略,对标市场行情重新估值、控制 burn multiple,以及制定不同发展情况下的预案。
Design Patterns and Principles That Support Large Scale Systems — 介绍了大型在线系统里涉及的常见概念和规范,比如接口幂等、熔断、限流、服务发现、兜底策略、监控报警、压测、灰度发布等。适合刚入后端的年轻人看。
近几年我在职场踩过的坑 — 某大厂员工的职场踩坑经验,极具参考价值。
产品和工具
Input Source Pro — macOS 上的小工具,解决多语言用户频繁切换输入法的痛点。
Shoeboxᵅ — 一个照片分享社区,我很喜欢这类极简设计风格。
Livedocs — 有点像是文字版 Grafana,主打文档里集成第三方数据实时查询更新。idea 不错,能自动化的绝不手动,摆脱手动重复工作。
regex101 — 在线 debug 正则表达式利器。
Hypothesis — 专注做好网页标注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