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min read

#3 清静的三亚

首先很抱歉上周末由于休假没有更新 newsletter,预期没有长假的周末会更新发布。我也订阅了一些 newsletter,能做到每周准时更新,雷打不动,很是佩服。我希望以轻松的心态和节奏更新,青山常在,细水长流。

上周趁着五一,临时起意,逃离北京,去三亚度假。由于身处海淀区,当时疫情不严重,在当地无需隔离,只需三天两检。三亚当时也是刚解封没几天,没有什么外地的游客,酒店、餐厅、租车价格超级便宜,比如我们订的酒店入住时默认升一级房,从海景房到至尊海景房;网红餐厅一天只有两三桌,老板都抱怨平时得排队,现在都看不到食客;我们租的 mini 敞篷车只要一百出头一天。

回想在三亚的时光,有很多美妙的瞬间,时常浮现在脑海里。漫步在无人的沙滩,听着海风,遗世而独立;在下着细雨的夜晚,舒缓地游泳,聆听雨水撞击水面的声音;深夜开着敞篷车,行驶在临海的太阳湾公路,寂静凉爽。

有时也幻想,趁着疫情,不如辞职,去低风险地区,环游中国,性价比超高的消费,非常舒适的游玩体验。虽然存在隔离风险,但是没有风险哪会有收益。

最后分享几张三亚的海景,希望能唤醒大家出去游玩的欲望。

好文品读

Breaking the Monolith at Twitch: Part One — Twitch 描述了他们的微服务重构经历,用 Go 构建微服务逐步替换掉原来的 Ruby on Rails。想起我们的某个线上项目从 Python 迁移到 Go,通过 AB 测试两三个月后指标打平了才一刀切过来。

Static Analysis at GitHub — 介绍了 GitHub 的代码分析系统,从背景、目标到具体方案,以及系统的迭代优化过程。系统设计上中规中矩,主要是通过 Kafka 异步消费前端事件后,触发语法分析、构建索引等,完成后存到数据库里。后来由于数据量太大,将数据库换成了对象存储,这是一个亮点。

The Niche Programmer — 作者认为写小众语言有些优势,比如可以远程工作、薪资高、没人卷、面试人性化等。走少有人走的路,可能是破解内卷的一个途径。我几年前在创业公司写 Ruby,后来国内岗位越来越少,转而写 Go,这几年来国内变得很火热,想想当时没去写 Java 是个很正确的决定。新的语言会天生带来很多造轮子的机会,我曾经用 Go 写的小工具现在 GitHub 上有了 6k+ 星星:P

Why Are Hyperlinks Blue — 这些历史小故事偶尔看看挺有意思的。

从零到百亿美金之路 — 读完之后给我一个重要的启示,在同一领域竞争时,不要追随竞品的路线,而是要找到差异点做大做强,以此满足不同用户群需求,否则就是在内卷,结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存在共赢的局面。

产品和工具

Tweek Calendar — 清新简约的 ToDo Web App,默认周视图规划事项,支持和他人分享。

Sunday — 周日慵懒的早上,不知道听什么歌,无脑打开网页自动响起美妙的音乐。也适合作为白噪声写文字。

Beautiful art wallpapers for macOS and iOS — 将精选的一千多幅艺术作品设置为手机或电脑桌面背景。

Setups — 看着内容更新不是很活跃,不过翻翻以前的文章找找灵感也不错。

Pointer Pointer — 适合编译代码或打包镜像时玩几下打发时间:P